首页 > 实时讯息 >

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轻装前行

时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然而,名目繁多的考核、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顽疾,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严重制约了治理效能提升。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是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若干规定》针对“负担过重、手脚被缚”的困境,以制度之力为基层干部卸下“枷锁”,打通政策执行的“堵点”,让干部们能轻装上阵、真抓实干。

精简文件,破“文山”之困。严控数量与篇幅,实行发文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和立项制度,严控临时性、配套类、分工类发文。明确各类文件字数上限,倡导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文风,杜绝冗长空洞。强化动态监管,严防“白头文件”“便函白头”等变相发文行为,对超发、滥发单位及个人进行约谈提醒。采取有力举措,促进文件“瘦身”提质,使基层干部从繁复的收发、传阅中解脱,将精力真正投入到政策落实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提升“最后一公里”执行力。

精简会议,解“会海”之扰。严格实行会议计划管理,制定年度计划并明确主题、范围及时长,大力压缩会议规模,减少陪会,避免无关人员参会,确保讨论聚焦、决策高效。强化效果导向,建立会议效果评估机制,对议定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从会桌走向田间地头、百姓身边,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实现从“会议多”到“效率高”的切实转变。

考核“瘦身”,减频次重实绩。统筹安排督查检查考核活动,合并内容相近项目,避免多头重复、层层加码。推行年度督查计划管理,明确频次上限和范围。以数字赋能减负,引入数字化平台整合数据,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大幅减少基层反复填表报数负担。强化跟踪督查,通过随机抽查、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检验实效。将基层干部从迎检压力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质量上,以制度护航基层减负增效。(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