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甜瓜”明珠”照亮奋斗之路
近日,一则题为《她认不出家人,但还记得这些瓜!》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据青春湖北报道,九旬高龄的吴明珠院士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却仍时刻呢喃着“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这位“甜瓜奶奶”将毕生心血化作普惠于民的甘甜,以奉献浇灌人民幸福,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树起一座精神丰碑。
初心映照信仰,是从繁华都市到戈壁深处的青春奔赴。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吴明珠的选择诠释了初心所向。1955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的她,主动请缨奔赴新疆,前往条件最艰苦的吐鲁番市鄯善县农技站工作。三年时间,顶着40多度酷暑风沙,跑遍吐鲁番300多个生产队,收集44个瓜种,为新疆甜瓜建立了第一份宝贵的资源档案。这并非一时热血,而是对祖国需要的深刻回应。年轻干部不是躺平的一代,而是强国有我的一代,服务人民始于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坚定信念,始于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执着向往。
匠心铸就卓越,在戈壁滩上书写科技报国的华章。方向既定,更需过硬本领化理想为现实。为加速育种,吴明珠开创了“南繁北育”技术。年逾古稀,仍坚持秋冬飞海南,春夏返新疆,和时间赛跑,一年完成三代育种。别人十年育一瓜时,吴明珠在62年科研生涯中,成功育出30余个国家级审定品种,覆盖新疆80%商品瓜产区。年轻干部要学习这种“匠心”,既俯下身去,掌握基层工作的“土办法”,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了解实情、解决真问题,又抬起头来,学习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唯有在实践的熔炉中不断锤炼本领,才能像吴明珠一样,把汗水洒在祖国大地上,把甜蜜送进百姓家中。
恒心方见真章,用一生坚守诠释奉献的无悔。一时奉献易,一生坚守难,吴明珠的伟大,在于那份不惧岁月消磨的恒久定力。62年光阴,她扎根戈壁,谢绝“院士楼”甘居陋室。丈夫杨其祐更是为她放弃专业理想甘为绿叶,直至生命终点,仍在为她的“三连冠”喝彩。他们用并肩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它不是任务清单,而是终身践行的信仰;不是外在要求,而是内在驱动的生命燃烧。年轻干部唯有将服务人民的誓言内化于心,才能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凡。
吴明珠院士的身影,已经融入了吐鲁番的瓜田,更铭刻在时代的精神坐标。她以戈壁为纸,汗水为墨,书写了一部关于选择、奋斗与奉献的著作。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呼唤着年轻干部俯下身去,沉到一线,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做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实后盾。唯有如此,才能在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品尝到人生最醇厚的“甘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足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袁辙(武汉市蔡甸区委组织部)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