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临近!科学“收心”,教你如何恢复活力
【来源:江苏省体育局】
“五一”假期余额不足,
你是否还在留恋假期的悠闲时光?
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学习模式”
还不太适应?
别担心!
苏小乐准备了科学“收心”指南,
帮助大家舒展身心、调整状态,
以最佳姿态迎接节后工作!
科学恢复锻炼 唤醒身体活力
假期后身体可能因作息变化或运动过量感到疲惫,建议通过低强度运动逐步恢复状态。

在运动前进行充足的准备活动,如牵拉韧带、放松肌肉、充分活动关节等。坚持适度原则,注意一开始时运动量不宜过大,因为身体肌肉都有各自承受外力的阈值,一旦超过,则容易造成拉伤撕裂、肌腱损伤等运动损伤。坚持循序渐进,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让身体逐步找回运动的感觉。
结束运动后应进行整理活动,通过牵拉韧带、放松肌肉、活动关节等方式进行整理,时间一般为10至15分钟,能有效缓解肌肉酸痛,进行全身放松,和热身同样重要。

推荐运动: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能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次数增多或身体发热的运动都可起到强身健体、轻盈体态、放松心情的作用。
节后“轻运动”推荐
如果在假期里没能坚持运动,那么重新开始跑步前,最好先从慢跑开始。最初,跑步不宜超过40分钟,速度以呼吸顺畅为基准,如果常年坚持跑步可以降低配速30至60秒,最高强度为脉搏不超过每分钟160次。三天过后视身体恢复状态提高跑量和速度。

在家进行简单的家庭锻炼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客厅空间允许,可以跳跳绳,跳两分钟休息1分钟,重复4次;高抬腿、原地小跑、弓步压腿等各5分钟;在沙发上双腿高举并快速蹬腿1分钟等碎片化锻炼,同样可以起到身体活动的效果。
节后要多让身体处于活动状态,避免静止的坐卧过多,规律作息。适当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时长,如爬楼梯、短距离出行以步代车、边走边说话等活动和清扫房间、洗碗筷等家务活也能消耗一定热量。
调整作息与饮食,助力高效回归
规律作息
逐步恢复早睡早起习惯,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配合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助眠。
饮食建议
运动后适量补充电解质水,避免高糖饮料;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如鱼类、绿叶蔬菜等。
心理调适
利用中午时间散步或进行10分钟拉伸,缓解焦虑。
以下还有一些办公室微运动,
祝你恢复活力!


无论是办公室微运动,
还是重启室外挑战,
科学规划才能让健康与效率兼得。
告别假期综合征,从“动起来”开始!
主办: 江苏省体育信息中心(江苏省体育文化中心)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编辑:陆天钰
责任编辑:刘玥如
审核:杨洪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