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元忠:义务理发四十载,一把推子暖人心

时间:

“元忠,头发长了,帮我剪一下吧?”“行,这就拿工具去!”在沂南县青驼镇玉戴河村,这样的对话时常响起。村民们口中的“元忠”,正是村里的“人气理发师”——今年78岁的老党员王元忠。多年来他一直践行着对大家“义务理发”的承诺,也剪出了一个共产党员最质朴的初心。

上世纪80年代初,年轻的王元忠出于兴趣买了一把推子,摸索着学习理发。那时的玉戴河村没有理发店,要想理发只能走着去镇上,这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很不方便。王元忠看在眼里,随即萌生出了为老人理发的念头。当有人问他理发多少钱,王元忠说:“我又不拿这当营生。以后理发也都不要钱,谁想理发来找我就行。”就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开启了王元忠为老人义务理发42年的践诺之旅。

虽然是义务理发,但王元忠绝不“凑合”。他不但自学精进理发技艺,还抽空到镇上、县里请教专业理发师。渐渐地,他的手艺越来越娴熟,找他理发的人也多了起来,本村外村的都有。王元忠的家,如同一个小型的“理发工具收集馆”,院门后挂一包,堂屋橱柜放一包,常骑的三轮车里也塞着一包,“只要有时间,我随时都能理。”这是他的口头禅。

给老人理发,王元忠从来没嫌弃过老人脏,总是爽快利索地服务。有老人弥留之际,家人希望他能体面离去,理发店却婉拒,无奈之下找到王元忠。他毫不犹豫的应下,轻手轻脚地为老人剃头、净面,动作恭敬而专注,一旁的家属早已泪如雨下。“人走也要干干净净,这是对生命的敬重。”他平静地说。

长年累月的免费服务,很多老人过意不去,想给些报酬,他却总是笑着摆手:“你要给我钱,我真的不给理了”。“我不收费,就是纯粹帮乡亲们一个小忙。”王元忠的这份纯粹,也感染了整个家庭。他的妻子邢凤英自学女士理发,义务为村里老太太服务;儿子王茂勇每次给他买礼物,首选就是推子和剪刀。“我爹的剃头推子用坏了几十把,每一把都是他的‘功勋章’。”王茂勇动情的说。

42年光阴流转,王元忠用坏了近80把推子,义务理发超过4000余人次。他的无悔坚持赢得了村民的敬重。理发之外,王元忠更是老人们的贴心陪伴。一把推子,一份倾听,常常让短暂的理发时间延长至聊一两个小时的暖心家常。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党员的奉献与担当,温暖了村民邻里。(刘兆龙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