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成绩亮眼!广州海珠一季度工业投资增205.3%,兑现企业奖励超2300万元

时间:

兑现企业奖励超2000万元,多项成绩亮眼!5月26日下午,“海珠区2025年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暨后航道招商大会”在广州之窗商务港A区附楼5楼大会议厅开幕。

本次大会由区科工商信局主办,以“共聚海珠后航道、擎动工业新发展”为主题,聚焦“总部+研发+核心制造”的特色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工业转型新标杆和服务型制造新示范。

招商大会现场

破冰行动,激发增长新势能

据介绍,2021年底,海珠区在广州中心城区率先提出发展都市工业。如今,海珠区现代都市工业“56433”产业发展体系已逐步成型。(注:“5”指都市工业企业具有轻生产、低能耗、低污染、高均产、高附加值5个特征;“6”指重点瞄准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大健康、光电子和泛半导体、精密仪器、智能装备、新能源等6大新兴产业领域下功夫开展招商引资和培优培强。“4”指大力推进政府收储同步配建、村企合作更新开发、国有旧厂更新改造、旧改物业弹性规划4个工业载体打造路径;“3”指加速建设强生产、轻制造和摩天工坊3类新型工业载体;“3”指全力抓好基金、载体、政策3大产业要素保障)。

从2022年开始,海珠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从0到11的飞跃,其中制造业企业6家,奏响突围强音;省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也达到了46家,新增未来独角兽制造业企业2家。这些企业逐步成为海珠制造业稳健增长的“顶梁柱”。短短3年,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占比逐年攀升,从2023年的10%提高至2024年的16.2%,展现出海珠区都市工业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海珠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由2020年占比9.1%跃升至2025年占比12.5%;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也逐年提高,从2020年16.4%提升到2024年17.7%。寸土上发展的都市工业也吸引来真金——一季度,工业投资达到205.3%的高速增长,展现出海珠区“黄金地段+黄金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产城融合,打造继琶洲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主引擎

“海珠区的珠江后航道片区地处广州都市核心区、‘一带三轴’汇聚地,是引领广州都市圈技术应用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的活力区,片区内有32个产业园区(楼宇),总建筑面积超130万平方米,有足够的产业载体来承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叠加省级服务型制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不断增加在地企业生产经营中服务要素比重,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市产业园区商会秘书长罗明如评价。

据介绍,2024年3月,海珠区出台了珠江后航道服务型制造创新带产业规划,配套了都市工业、产业互联网、专精特新、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营销等产业政策,为后航道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今年,海珠区进一步聚焦环境提升、产业提质,围绕“4+6”服务型制造产业清单深化招商引资(涵盖纺织服装、医药健康、智能终端、精密设备4类柔性智能制造产业和绿色智能建筑、工业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智能制造升级服务、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运营管理6类生产性服务业),探索“产品+服务+生态链”“产品+个性化定制”“生产+体验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形成跨地域跨环节、以数据为驱动的生产能力,实现从设计、生产到服务的全链条柔性化与智能化升级,抢占湾区智造新极点。

权威论道,把脉都市工业发展

会上,海珠区副区长陈宇为在场嘉宾描绘了海珠区都市工业未来发展蓝图。

“海珠是最先提出并出台政策发展都市工业的中心城区,率先在中心城区走通‘政策引导+数智赋能+空间创新’三位一体推动工业转型提质发展新路径。海珠模式有望成为广州‘两化转型’‘两业融合’的标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徐维军高度评价海珠区的都市工业发展模式。他指出,海珠打造出了“全链路数智赋能+立体化工业生态”模式,通过垂直载体破解土地瓶颈“向上要空间”发展模式具有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海珠区布局的“56433”产业体系与“研发+制造”“品牌+代工”等模式对其他中心城市发展都市工业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资金扶持,助力企业腾飞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都市工业政策扶持资金发放仪式,真金白银兑现超2300万元的都市工业“大礼包”,德擎光学、鼎汉交通、威华自行车、光华制药、星群药业、明兴制药6家后航道企业作为代表上台领奖。德擎光学总经理游德勇表示:“德擎光学近年来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在光学检测设备研发制造领域快速发展,此次在海珠区都市工业政策奖励加持下,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开拓更大市场,扎根海珠发展。”

据悉,自《海珠区促进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实施以来,已累计兑现专项资金超3400万元,体现了海珠区政府对都市工业企业的切实支持,有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产效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都市工业政策扶持资金发放仪式

三个首发,树立中心城区智造风向标

会上,都市工业“三个首发”发布环节登场。新落地都市工业项目探营,微点科技的商品销售预测、生产制造与终端销售一体化协作的闭环体系惊艳亮相,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微点科技品牌负责人张敏介绍:“海珠区在时尚消费品产业上,具有主体多元、产业链完整、供应链稳定和价值链强大等特点,从杭州到广州,我们深刻感受到海珠区‘产业+服务’的双重优势,必将为企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现场还举办了新增都市工业项目落地仪式,零越信息、飞牛私有云、小荷机器人、技象制造、天联智能、汇铭智能6家优质企业正式扎根海珠区,为海珠都市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海珠区拥有深厚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作为软硬件一体化、智能化的传感器制造企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算法师等AI产业人才,海珠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专项政策赋能,所以我们选择落地海珠发展。”作为海归回国创业的天联智能创始人梁泽维也很认可海珠发展都市工业之路。

首批都市工业项目落地

首发产品发布环节,光信科技全球首发Qualityprint-AI光谱品质检测方案,为食药检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光信科技CTO洪伟槟介绍,从科研走向产业,主要依托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尤其是在推进各类硬件AI赋能过程中,在海珠区招专业对口人才更为方便,加上“海珠合伙人”机制赋能,帮我们迅速开拓市场、做强业务。

文|记者 李春炜 通讯员 海宣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