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接待市民游客67.8万人次!韶关武江区“文旅+”新玩法点亮“假日经济”

时间:

“五一”假期,从文化地标到山水田园,从城市漫步到乡村休闲,文化盛宴、生态休闲、潮流市集、夜间狂欢……韶关武江区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文旅消费“热力值”持续攀升,武江区5家纳入监测统计单位共接待市民游客67.8万人次。

热闹非凡

“孩子通过‘我给爸妈讲故事’活动爱上了阅读,这次又能亲手触摸非遗技艺,这样的文化体验太珍贵了。”在武江区图书馆的竹编手作体验区,市民王女士正带着女儿编织果篮。

热闹非凡

“五一”期间,文化场馆的“破圈”尝试更令人耳目一新,武江区各大文化场馆推出系列文化活动,武江区图书馆以“芙蓉山下”品牌为核心,推出自然博物课堂、亲子阅读会等35期特色活动,吸引2158人次参与;武江区博物馆的“古韵蓉山”知识竞赛则让青少年在文物故事中触摸历史脉络;区文化馆在君临新天地广场举办“劳动最光荣,奋斗最青春”群众文艺汇演,并开设古筝零基础公益培训课程,累计服务1816人次。

“五一”假期不必远行,在家门口就可以狂欢。韶州公园嘉年华活动以“美食+游乐+音乐”为特色,广场遍布轨道机动车、转马、水上脚踏船的亲子互动游玩设施,并由武江区原创音乐协会等音乐团队带来了5场专场演出,通过美食与游艺、音乐结合的方式,韶州公园化身亲子老少的欢乐海洋,全方位展示武江韶州公园的独特魅力和蓬勃活力。

从城市霓虹到乡野星空,武江区的“全域旅游”版图正在延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田园风光,武江区推出了一系列贴近自然的休闲体验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回归田园、感受野趣的独特体验。龙归镇举办的儿童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搭建鸟巢、种植花草中亲近自然,“我们参加了自然教育课程,孩子知道了稻谷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家长陈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孩子们在桑葚园采摘、在荷花池写生,笑容比夏日的阳光更灿烂。

山蕉知青文化园的“劳动记忆”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亲子家庭的新宠,推出的系列农事体验活动“圈住鸡遇”“浑水摸鱼”,让游客亲身感受插秧、采摘的农耕乐趣。园区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我们接待了3900人次,很多家庭临走时都带走了自己挖的蔬菜,说要让孩子记住‘粒粒皆辛苦’。”

武江区各大商圈迎来消费热潮,推出满减折扣、积分兑换等促销活动。摩尔城和保利广场两大商业综合体人气爆棚,日均客流量分别突破9万人次和4万人次,时尚零售、特色餐饮、亲子娱乐等业态销售火爆。摩尔城以“首店经济”引爆消费热潮,接待市民游客超35万人次,从一层到六层,每层都有不同的消费场景。“给孩子买的益智玩具、给父母挑的有机食品,还有在电竞馆体验游戏的消费记录,这里能满足全家人的需求。”带着家人来购物的张先生展示着购物清单说道。

孟洲坝夜市的霓虹招牌在暮色中渐次亮起,摊主阿明正麻利地翻动着铁板上的鱿鱼,嗞嗞作响的香气引得食客驻足。“我们推出了‘五一限定’小龙虾套餐,单日销量破300斤!”他的摊位前,10米竖屏LED正播放着民谣音乐会,年轻人跟着节奏挥舞手机闪光灯,江风裹挟着歌声飘向远方。

岩石空间餐吧、沙滩营地、悦骑机车营地……多元业态让夜经济从“舌尖”延伸至“心尖”。“这里不仅有美食,更有年轻人需要的生活方式。”00后游客小林在社交媒体写道:从日落到深夜,孟洲坝承包了我的朋友圈九宫格。孟洲坝夜市作为夜间经济新地标,通过精心策划的“美食+演艺+灯光秀”组合模式,日均接待游客1.4万人次,其中5月1日单日最高达2.2万人次。

这个“五一”假期,武江好吃好玩又好看,处处欢歌笑语,烟火气升腾,呈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神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