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发布“养老金融十二条” ,支持多层次养老保障建设

时间:

5月14日,广州市委金融办联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广东证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等部门,发布《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养老金融十二条”),从十二个方面明确了广州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旨在推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多层次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一、二、三支柱

提升对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是“养老金融十二条”的首要任务,支持金融机构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提供各类服务;其次,丰富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金融产品供给,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业务特点和优势,稳步推进具有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发展,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个性化养老需求。

同时提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支持保险公司设计与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相衔接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与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持续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鼓励开发符合老年人健康风险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探索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数据赋能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继续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全覆盖,支持将家庭养老床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纳入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产品。推动人寿保险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一、二、三支柱,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成熟定型,逐步推动“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企业年金以引才留才聚才为导向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已有3015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51万名职工;也是首批个人养老金试点城市之一,以及养老理财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特定养老储蓄、商业养老金等各类养老金融试点业务种类覆盖最多的城市之一。

相关政府部门推动开展了“银龄安康”意外伤害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大病保险、“穗岁康”商业补充健康保险等老年群体专属或覆盖老年群体的医疗健康保险,广东金融监管局率先在辖内保险公司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

加大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力度

“养老金融十二条”还提出,加大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支持合理融资需求,提供融资融智服务。鼓励保险公司稳健有序投资参与发展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拓展丰富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国有企业发起设立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本市银发经济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和骨干企业,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和并购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探索养老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探索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在广州投资布局养老服务产业,构建“保险+养老+医疗”生态。

探索港澳养老金融合作

此外,“养老金融十二条”提出,探索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养老金融跨境服务,依托丰富的养老和医疗资源优势,加强与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提升跨境养老服务质效;广泛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升养老规划意识和投资储备素养;依法严厉打击以养老名目开展的违法违规和金融犯罪活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规范发展养老金融营造良好氛围。

广州市委金融办表示,广州养老市场广阔,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212.92万人,目前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下一步,各部门紧密沟通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引导、推动金融服务银发经济,提升养老金融供给和养老金融意识,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业态,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养老金融业务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赋能银发经济项目案例,推进具有广州特色的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链接:“养老金融十二条”

《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共十二条,包括:

一是提升对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提供各类服务;

二是丰富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金融产品供给,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业务特点和优势,稳步推进具有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发展,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个性化养老需求;

三是加大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支持合理融资需求,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四是支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投资养老服务体系营商环境,鼓励保险公司稳健有序投资参与发展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

五是拓展丰富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探索发行养老基础设施领域REITs,探索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六是综合衔接协同各项支持政策,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用好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及再担保机制、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以及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

七是加强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探索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数据赋能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鼓励围绕托养照护特殊需要设计信托产品;

八是增强老年群体金融服务便利化和获得感,鼓励金融机构建立适老金融服务特色网点,推进营业网点、移动支付工具适老化改造,提升农村基础金融便捷服务;

九是探索建立养老金融示范区,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辖区养老和金融资源基础,集聚养老金融业态,建设集养老金融场景宣教、演示于一体的综合中心,加强引导银发经济场景建设、医疗健康产业资源与金融机构的对接融合;

十是探索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养老金融跨境服务,依托丰富的养老和医疗资源优势,加强与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提升跨境养老服务质效;

十一是加强养老金融宣传引导,常态化金融宣教,广泛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升养老规划意识和投资储备素养;

十二是加强风险防范,依法严厉打击以养老名目开展的违法违规和金融犯罪活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规范发展养老金融营造良好氛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晓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