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想照耀小乔:在新闻理想的长夜里播种星光

时间:

大象新闻记者 李晨昊

你要写新闻人,就不能只写新闻人。要写凌晨三点还在敲打键盘,要写键盘上跃动的指尖与时间赛跑;要写调研路上沾满晨露的球鞋,要写灵感迸发时潦草狂乱的速记。最该写的,是领奖台上绽放的泪光如何化作次日案头的寻常灯火。

理想照耀小乔团队用7年光阴印证:新闻理想从未凋零,它只是化作星火,在年轻的眼睛里明明灭灭。

助·梦:播种在冻土里的春天

北纬35度小乔DLMW成立于2018年。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新闻课堂上,一群师生致力于一个教学的实践平台,由此,在新闻教育的冻土里埋下第一粒种子。

2022年,小乔工作室成立,待到2024年,小乔学院成立,他们已经进行了8期的特训生培养,这颗种子也正攀着光的方向舒展。如今,这支横跨省内4所高校,7名指导老师、40余名跨专业学子的队合一,正在为双非新传学子搭建突围的云梯。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团队深入调研,整合行业资源,用14360分钟的公益宣讲织就温暖网络,以“大师小课”为4200余名传媒学子点亮前路。

他们搭建起一座连接校园与职场的桥梁,已默默向基层媒体累计输送了 30 余名优质新闻从业者,这些带着小乔印记记的年轻记者,正在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闻叙事。

瞧·乔:破茧者的光荣之路

全媒体矩阵的搭建从来不是纸上蓝图。团队基于工作室,搭建公众号、视频号、大象号、顶端号等全媒体矩阵,依托《AI+融合新闻创新创业》《新媒体运营创新创业》等示范课程,进行全媒体孵化工程,助力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在这个工作室里,小乔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模仿媒体生产内容的全流程,不断接触新事物。小乔们靠着一点点的努力,越来越强大。

截止目前,小乔团队创办“小乔说法”“小乔说”“乔知道”等24个原创专题栏目。内容涵盖重大社会热点、榜样力量、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多个方面,这群年轻人正在用78.95万+的阅读量、98.56万+的播放构筑起新传播时代的巴别塔。他们独创的公益法治思政宣传栏目——“小乔说 ‘法’”栏目荣获2023年河南省校园法文化品牌。

除了学科竞赛外,基于团队已有成果,还孵化创新创业项目。6个项目获9个校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立项省级大创项目一项……这些荣誉见证着小乔们的专业成长。

团队负责人刘子函获校级创新之星,团队成员苏慧珍在第二届职业规划大赛中获省级铜奖,团队成员姜淇参与拍摄的普法短片《心钥》获第十一届“金法槌奖”微电影视频优秀奖。

初心:新闻理想的代际传承

获奖并非一帆风顺,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熬夜爆肝是常态。一起熬夜,一起遛街,那些为选题争吵的深夜,那些被毙稿后重燃的晨光,那些为发布作品带来的骄傲,想过逃离,但是总有理由再坚持一把,这一切也构成了新闻教育最生动的注脚。

小乔的指导老师们,用来自主流媒体的工作经验,坚持求知,识人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在深入教学理念开展方面,她们认为首先要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求知,其次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能够一起熬夜吃苦,也能包容彼此的坏脾气,最后是要主动培养勇于尝试、善于更新、敢于探索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新闻学仍然是一个肩负理想的学科,它事关审视社会、追求真理、记录时代。正如调查记者宝霞·蓬说过,新闻虽非枪械,但力量无穷。彼方尚有荣光在,新闻理想在传承。当小乔们走向更辽阔的江湖,他们终将懂得——所有爆肝的夜晚,都是新闻人写给时代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