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登革热可防、可治、不可怕!发现病例,卫健部门将“一村一策”精准防控处置!

时间:

“登革热可防、可治、不可怕,防控很重要;目前,佛山已经报告了登革热本地病例,涉及禅城区、南海区和三水区。三水区的本地病例处置已经结案,禅城区和南海区的疫情正在全力处置,力争将疫情遏制在萌芽阶段。”5月23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曾章康带队上线佛山传媒《民生直通车》节目,就当前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同大家互动交流。

佛山力争将登革热疫情遏制在萌芽阶段

Q:佛山今年的登革热疫情情况怎么样?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A:目前,佛山已经报告了登革热本地病例,涉及禅城区、南海区和三水区。三水区的本地病例处置已经结案,禅城区和南海区的疫情正在全力处置,力争将疫情遏制在萌芽阶段。

根据专家评估,目前全市蚊媒密度持续上升,预计5月下旬佛山继续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较高,存在现有疫情续发病例的风险。

控制登革热,卫健部门采取的相应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登革热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预防登革热应落实好以下措施:

一是控制传染源,也就是隔离患者。一旦发现病例,患者应及时入院隔离治疗,治疗期间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防蚊纱窗等),避免蚊虫叮咬患者后携带病毒。如情况特殊居家,也必须做好防蚊措施,痊愈之前不得外出。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即灭蚊子。“灭蚊”的关键在于杀灭蚊子和清理蚊子的孳生地。清理孳生地就是做好“治水”——无积水则无蚊子,无蚊子则无登革热,主动清理居家及周边的各类积水,及时倾倒花盆托盘、瓶罐容器中的积水;定期清理阳台、院落、楼顶等卫生死角;将室外闲置的水桶、盆罐倒置存放,从源头清除蚊虫孳生地。

三是保护易感人群。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且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做好个人防蚊是关键。建议大家养成日常防蚊习惯:居家使用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设备;安装纱窗、纱门;外出时穿长袖长裤,傍晚蚊虫活跃时段减少户外活动。

这样清积水才能防蚊虫!

Q:听说要清积水才能防蚊虫,具体要清理哪些地方呢?

A:对于市民来说,我们要经常性保持家居环境卫生,清除房前屋后、天台露台等处的垃圾杂物和各类积水容器,个人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尤其要留意家中和周边一些容易导致积水的部位,做到以下几方面:1.清理积水容器:及时倾倒花盆托盘、闲置瓶罐、废旧轮胎等积水容器。暂时不使用的容器,应倒置或加盖密封,避免积水滞留。2.管理水养植物:水养植物(如富贵竹、绿萝等)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时彻底清洗容器内壁并冲洗植物根部以清除蚊卵。3.疏通排水设施:清理房前屋后沟渠、下水道、屋顶天台等区域的积水,保持排水畅通。

一旦发现登革热病例,卫健部门将立即这样处理!

Q:如果居住的小区有登革热病例,卫健部门会怎么处理?很担心会被传染上。

A:一旦发生疫情,将会按照“早、小、严、实”的处置原则开展疫情处置,要求1天内完成疫点处置,3天内完成入户调查,3天内全覆盖成蚊杀灭,7天内控制蚊媒密度。

主要做法:根据每个社区或者村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策”的登革热疫情防控方案。划定一个区域范围作为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为了精准防控,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以道路、河涌、公园以及小区的整体范围作为外围边界,科学划定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并根据区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组建两支队伍:一是入户调查处置队伍,排查有无登革热疑似病例、家里面有没有阳性积水和孳生地;二是蚊媒消杀处置队伍,对成蚊进行消杀。强化蚊媒密度监测,以评价消杀效果。开展环境清理整治工作。

当然,防控登革热也需要大家一起出力!

如果出现登革热相关症状,请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就医!

Q:去大医院看病需要排队,感染了登革热只能去三甲医院吗?

A:目前,全市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都具备登革热接诊能力。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全市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加强了医务人员、药品、救治床位等医疗资源的储备,各医院将结合患者就诊情况通过调配医务人员、增开诊室等方式保障患者的就医需求。市民如果出现了相关症状,可以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医,以得到妥善、规范的诊疗。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淑媚、宋世伟、主持人大田